在刚刚结束的黑龙江省第十九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甲组排球赛事中,八一农大男排凭借顽强拼搏斩获第六名。赛场上,队长孙林一记记精彩的ACE球让人印象深刻;赛场外,这位已毕业的大四学子的排球成长故事,更显动人。四年前,他还是个对排球一无所知的“小白”,如今却成了球队的绝对主力与精神领袖。从零基础到球队核心,他用四年青春诠释了“热爱可抵岁月漫长”。
推迟离校的选择:“球队和排球,早已是生命的一部分”
毕业季的校园里,当多数同龄人忙着规划未来,他却依旧穿着排球服穿梭在训练场。
“大一刚入学时我一点都不会打排球,是球队的学长们带着我慢慢进步,教练和队长对我也特别上心。”谈及球队,他语气里满是感激。对他而言,这场比赛不仅是一次赛事,更是与并肩四年的“家人”共同战斗的最后机会。
“舍不得球队,舍不得跟大家的感情。”他说,正是这份对球队的深厚感情,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。
从“小白”到主力:“温暖的大家庭,是坚持的底气”
与排球的缘分,始于大一入学。谁能想到,这位赛场上敢打敢拼的主攻手,四年前竟对排球一无所知?是球队的学长们一点点带他走进这个充满活力的世界。
“八一农大校排球队这个大家庭太温暖了,‘老带新’的传统让我快速成长。从我开始不会打排球,到他们一点点带我去进步,这是我坚持到现在不可或缺的原因。”
从完全陌生到熟练掌握技巧,从普通队员到球队主力,肩负起队长的责任,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持。队友们说,他是个“既聪明又刻苦”的球员,常常和学长在操场练到很晚,琢磨技术动作、打磨配合细节。
这份拼劲,让他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从零基础到副攻,再到主攻和队长的蜕变。
深夜加练的意义:“为球队多扛一份责任”
“经常练到很晚,其实是想为球队多做些贡献。”他坦言,2022年的省锦标赛成了他拼命训练的契机,回忆起那次比赛,他至今难忘。当时作为主力副攻的他,跟着当时的队长在赛场全力拼搏,最终却遗憾未能闯进四强,“那时候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,没能为球队承担更多,心里特别不是滋味。”
从那以后,训练场常常能看到他加练的身影。“拼命去练,就是为了能够为球队出一份更大的力。”
排球不止于赛场:“它已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”
毕业不是终点,他早已规划好排球的新旅程。“未来肯定会继续打排球,因为它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。”谈及规划,他眼神坚定。
考研至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他,早已对那里的排球氛围充满期待,“听说那边排球氛围很好,特别期待和新队友交流切磋。”
回望四年:遗憾中带着期许
回望四年,从被学长带着成长的小白,到带领学弟冲锋的队长,他见证了球队的起伏,也完成了自我的蜕变。
“最遗憾的是,在自己最成熟的一年,没能带领球队闯进四强。”回望征程,他感慨道。“这次比赛有遗憾,但也有收获。这次我们小组赛打的特别好,小组赛是以第二名的成绩出线。虽与东北农业大学鏖战三局遗憾落败,但也拿到了第六名的成绩。”
对并肩作战的队友,他充满着期许与鼓励:未来他离开这个大家庭,八一农大男排也能走的更高更远。
赛场上的ACE球划出完美弧线,如同他用四年青春勾勒的成长轨迹。从排球“小白”到带队参赛的队长,从陌生到热爱,从懵懂到笃定。这四年的成长,是他用热爱与汗水写下的青春答卷。这场代表八一农大参赛的最后一站虽已落幕,但属于他的排球故事,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。
采访/张昕玥 文/张昕玥 图/茹鹏翔 视频/张哲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