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庆四中体育馆进行的省学生运动会男子篮球乙组循环赛中,几乎场场都能够听到坚定的呐喊声——“防守!”当哈尔滨体育学院男篮的防线出现松动时,场边的教练王淼总会猛地站起身,带动替补席全体球员大喊。那声音像一记重锤砸在场地,瞬间让场上球员重新凝聚起来。
这份干脆劲儿,或许源于他的经历——这位曾是SCBA黑龙江省唯一参赛队的教练,在体育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的国家二级运动员,如今正把自己的赛场经验,一点点打磨进队员们的技术细节里。
在这场对战大庆师范学院的循环赛里,哈尔滨体育学院男篮从开场就展现出压倒性优势。终场哨响时,记分牌定格在了73:49。赛后,记者提到球队的强劲状态,好奇这样的表现是否是赛前特意调整的结果。王淼面对镜头坦然否认:“我要求队员在每一场比赛,无论对手的强与弱、结果有多么重要,都要全力以赴。”
尽管赢下比赛,王淼在复盘时仍保持着清醒。当被问及多日比赛下来遇到的困难,他对记者说:“对环境的不适应是最大的困难。训练期间好的配合和战术在没有完全发挥,受到了约束时,我们会及时针对其调整。”这份不回避,更能让记者感受到他对团队成长的重视。
赛场上的专注与场下的亲和,在王淼身上形成了奇妙的融合。赛场上,他始终关注球员表现。记者观察到球员们对他的信任,好奇他是否属于严厉型的教练,他笑着摇头:“恰恰相反,我是一个比较温和的教练。我认为大学生和高中生、初中生不一样,是有完整性质、完整人格和正确三观的群体。所以我希望他们能自己懂得这个比赛对自己的重要性。总有一天,他们也会像我一样成为一名教练或一名体育教师。”
球员惠宇锋的话也恰好印证了这一点:“教练是和蔼的。但其实训练时他也会有严格的一面。”这种张弛有度,既让球员们感受到尊重,又能在专业训练中快速成长。球员于智文则说,教练是很懂他们的人。如果用三个词来评价教练,那就是关爱、体贴、敬业。
终场的欢呼渐渐平息,王淼静静地站在场地边看球员们收拾装备。本场比赛或许会随着赛事的推进被淡忘,但他用温度凝聚的团队力量、用热爱传递的体育精神,却在每个球员心中留下深深印记。正如他说“全力以赴”,他正用自己的方式,让责任与热爱完成一场温暖的接力。
文/王明瑶 宛君怡 采访/宛君怡 图/孙硕